作风之变带来发展之变
——老河口市人大推行“一线工作法”架起干群连心桥
7月14日,在老河口市酂阳街道,“酂南人大代表联络站”前人头攒动,几位市民正向值班的人大代表诉说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期盼。代表们伏案记录、不时追问细节。这一幕,已成为该市人大工作常态景象。
“人大工作不能坐等问题上门,要主动沉下去找答案。”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国强道出新气象背后的核心逻辑。今年以来,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以“一线工作法”为牵引,全力提升干部素质,推动调查研究向地头延伸、代表履职向基层扎根、民生难题在一线化解、项目服务靠前发力,以务实行动赢得民心。
调研之变:从案头走向地头
“调研报告不能光靠开会、查资料、看点位,现在必须扎到田间地头,力求多角度全覆盖。”老河口市人大代表潘学银说出了调研方式的深刻转变。
这一变化源于该市建立的“领题调研”机制。采用“市委点题、人大领题、代表答题”模式,该市人大将生育事业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等7个市委重点关切课题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由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组建7个课题调研组,组织代表与专业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
在光化街道,调研组发现老旧小区供水管网老化问题突出,迅速形成工作建议。市政府及住建部门立即启动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8个小区管网更新,惠及1200余户居民。据统计,截至目前,7个调研组累计走访群众13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2场,形成的7篇调研报告均已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履职之变:民意搭上直通车
“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的垃圾清运问题,三天就解决了!”洪山嘴镇村民李大姐由衷赞叹。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太山庙人大代表联络站启动“代表建议直通车”程序,督促镇政府增设5个垃圾集中清运点。
高效履职依托于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老河口市优化布局4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在菜市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处增设人大代表联络点,加速推进线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实现群众“扫码”找代表。
“代表集中活动周”期间,12名市领导以人大代表身份来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带动bt365体育四级人大代表收集建议714条。针对“放学接送难”,人大代表推动形成“校家社”协同方案,城区12所小学全面开设课后托管服务。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民意‘连心桥’,我们在此将群众诉求转化为高质量建议。”老河口市人大代表吴国丰说。目前,158件代表建议中112件已办结,满意率达96%。值得期待的是,该市下半年将正式运行城东汉江绿心公园和小东门社区人大社会建设观察点,围绕民生堵点难点搭建“民意直通车”,推动社会建设领域共商共治。
发展之变:一线展现人大担当
“签约到投产仅用8个月,人大专班全程护航功不可没。”中力电动叉车项目负责人指着繁忙生产线感慨。作为市人大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召开推进会百余次,强力协调解决难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在经济发展主战场,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既当“招商员”又做“服务员”。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队赴长三角精准招商,促成3个项目签约;派驻企业的3个服务专班今年已协调解决用地、用工等难题18个。
在霞飞路建设工地,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主任屈萍正对照进度表检查污水处理项目。“从图纸到验收全程紧盯,确保项目如期投运。”这种“盯梢式”监督已成该市人大推动民生实事的标配。通过建立“年初盯计划、年中盯进度、年末盯结果”全链条监督机制,组织人大代表以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持续跟进。
人大代表亦各展所长:企业家代表马建华引荐3家配套企业;农业代表姚凤君推动成立黄桃产业联盟,带动200余农户增收。据统计,通过人大代表以商招商,bt365体育新签约项目总投资达26亿元。
行走今日老河口,人大代表身影处处可见——于阡陌间倾听民声,在项目现场纾解难题。他们以躬身一线的坚实步履,生动注解“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千钧承诺,让制度优势在基层沃土持续转化为暖流满满的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