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入学方案公布
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近日,襄州区公布了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办法。
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要求
1.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保证服务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含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等特殊少儿)100%免试就近入学。
2.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经评估鉴定不能随班就读的,通过特教学校或送教方式,保障接受义务教育。
3.全面落实“两为主”“一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以居住证为入学主要依据,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应入尽入”。
4.2025年襄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招生,一律通过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招生。严格遵守“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的原则。全面取消学前教育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居住证明、社区证明、务工证明、超龄证明等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向学校提供。
5.2025年襄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工作严格执行“七统一”的招生管理办法和“三严一广”的政策。“七统一”即:统一免试招生、统一划片招生、统一计划招生、统一时间招生、统一入学条件、统一宣传程序、统一平台招生。“三严一广”即:一是严格划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禁止各学校跨片招生;二是严格控制小学、初中新生招生规模,严禁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出现大班额;三是严格审核新生入学的条件;“一广”是指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政策通过广播电视、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融媒体平台等媒体公告,各学校在校内外、社区广为张贴,登门入户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6.义务教育学校必须做好择校疏导工作,控制择校问题。各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规定,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入学考试,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测评等名义选拔或变相选拔学生。严格禁止社会培训机构、网络遴选机构及其他民间组织开展以选拔生源为目的、以义务教育学生为测评对象的各类考试或变相考试。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提前进行招生宣传、预约登记、报名收费等与招生有关的行为。严格执行《湖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bt365体育:取消借读的规定,严禁招收借读生、收取借读费。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现象。
7.义务教育学校必须实施“阳光分班”制度。各中小学新生入学一律采取“电脑随机分班”“阳光分班”办法,在操作前要向社会公开,分班结果要在校内公示。禁止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8.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行计划管理,必须按计划招生,严格控制班额。各校超计划招收的学生不得注册学籍。
9.小学一年级新生须年满6周岁(201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
10.严格规范学籍异动办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严禁通过考试转学。中小学生转学一律实行网上操作流程。
适龄新生(含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群子女)就近入学条件
凡申请到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指小学一年级、初中七年级新生)必须至少符合下列一个条件:
(一)有襄州主城区户籍、房屋不动产权证或居住证的,以下四类条件符合其中一类,即可在实际居住地对应的片区学校入学。
1.户籍在张湾、肖湾,且家庭住址在学校划片招生范围内的居民子女。
2.在襄州主城区购买成套住房,以房屋不动产权证为准,房屋产权所有人应是学生监护人。房屋不动产权证还未办理的,提供购房网签合同和交费发票。
3.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已在襄州主城区申报居住登记并申领了《居住证》(或受理居住证回执)的流动人口。
4.三代同堂。襄州主城区适龄儿童少年监护人无房,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房产申报学位的,三代必须同本(户口簿)且无迁入迁出记录,监护人在襄州主城区无房产。特殊情况以入户核查为准。
(二)在襄州主城区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条件。
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年级、七年级新生按实际居住地片区对应的学校就近入学,如果原片区学校学位已满,可按相对就近原则调剂到有空余学位的其他学校就读。不符合条件的回户籍所在地对应的学校就读。
1.监护人任何一方在襄州主城区办有一年以上的《房屋租赁备案证》。
2.监护人任何一方在襄州主城区签订一年以上劳务合同并已在人社部门备案(或持有一年以上襄州主城区经商营业执照)。
3.监护人签订劳务合同(或持营业执照)的一方在襄州主城区缴纳社保缴费记录在一年以上。
(三)襄州主城区以外参照城区学校入学条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