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发展盛举 赋能千亿产业
挖掘机、推土机、重型卡车整齐排列;塔式起重机、钻井机、物料提升机傲然耸立;“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地标”“极致创新、极限制造”“严格落实‘五化’管理要求,奋力建设五个高地”等标语高高飘扬……10月28日,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简称楚能襄阳项目)开工活动现场,奋勇拼搏的强大气场、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扑面而来。
当天11时许,随着一声洪亮的“开工令”,汽笛齐鸣,声入云霄,擂响了襄阳冲刺新的千亿级产业、加快打造全国重要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催征鼓”。
全球223项权威认证、超98%生产自动化率、100GWh年新增订单总量……环绕活动现场的展板上,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为这场优势互补、强强联手的“双向奔赴”写下生动注脚。
“楚能新能源成立4年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产品进入多家能源集团及主流车企。作为楚能新能源的第四大生产基地,楚能襄阳项目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楚能新能源发展迈向新的里程碑,是朝着千亿级企业目标跨越的关键节点。”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认为,楚能襄阳项目落子襄阳是优质企业与活力城市相互成就、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明智决定。
一方是湖北本土最大的新能源民营企业、全球一级储能厂商,一方是产业基础厚实、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的工业重镇,楚能新能源与襄阳的“牵手”,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投资220亿元的楚能襄阳项目,是楚能新能源向着千亿级企业目标迈进的关键一步,更是襄阳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制胜一招。”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介绍,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将以大容量储能电池规模化生产填补襄阳关键产业空白,更将以“链主”企业势能吸引正负极材料、隔膜等上下游产业链在襄阳加速集聚,助力襄阳构建“龙头引领、集群共生”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态。
宏伟蓝图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绘就。开工活动现场,除了政企双方,项目上下游供应商代表也到场见证。在新品陈列展台前,为“楚能制造”冲击高端市场提供助力的“功臣”们纷纷拿出手机,与精美展品合影留念。
“我们提供的涂胶设备,作用于核心产品生产的必备环节。”存融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业务开发经理张亮表示,楚能新能源在襄阳布局新的生产基地,将为他们业务的开展带来更大需求,活动当天所见热火朝天的场景,也让他对项目后续的发展充满期待。
“作为楚能新能源的核心供应商,我们为新能源储能柜产品提供了成套的消防系统设备及集成。随着今后业务量的增加,我们计划在襄阳设立办事处,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看着项目建设宣传片中,政企协力、全速赶工,跟踪包保、靠前服务的生动场景,安徽芯核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曹恒坚定了来襄开展业务的信心和决心。
大型设备轰鸣飞转,各类车辆来回穿梭,黄色的安全帽在工地的不同角落灵活跃动……奋进的号角声还未散去,广阔的土地上便已奏起了建设的交响曲。
“该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层级高,带动能力强,建成后将为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树立起头部企业支柱,更将为襄阳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聚链成群,构建交替领先、多点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高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岩表示,高新区上下将一如既往地发挥“铁打襄阳”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招引上下游供应商和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鼓励本地企业精准卡位入链、优化要素保障和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楚能襄阳项目这座襄阳新能源产业“新地标”早日投产达效、尽快形成支撑,提供坚实保障。

打印本页
我要收藏
关闭本页



